引導大型連鎖超市與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對接,建立農產品直接采購基地,建設覆蓋農產品生產全過程的物流系統,對于提高農產品質量,搞活農產品流通,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超對接”是我國農產品流通方式的一次創新
“農超對接”是推進統籌城鄉市場發展的具體實踐,也是我國農產品流通方式的一次創新,其實質是農產品供應鏈條的優化。在這個新的模式中,超市利用自身在市場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參與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的全過程,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物流配送、信息咨詢、產品銷售等一整套服務,從而成為農戶與市場的紐帶,將農戶的小生產與大市場有效連接起來,發揮流通帶動生產的作用,促進農民增收!稗r超對接”從形式上突出了農商產銷職能的進一步分離,但更強調了內在機制上關聯度的統一和資源的整合,是農副產品流通體系的一種創新,有助于構建適合我國基本國情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
有利于建立農民與零售商之間穩定的購銷關系,促進農產品銷售。據商務部調查,我國有66%的農戶認為目前農產品銷售渠道不穩定,希望通過合同收購的農戶比例達35%,希望企業收購的農戶比重為27%。發展“農超對接”,推動超市和農產品生產者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按照合同條款規定,在農商利益互惠的基礎上,建立更加緊密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能夠穩定農產品銷售渠道,解決農產品產銷信息不銜接問題,使農民有效規避市場風險,專心致力于農產品生產;另一方面,超市獲得了數量穩定、質量可靠、衛生安全的農產品貨源,促進了農產品銷售。2008年,四川橘子炭疽蟲病事件發生后,江西吉水橘子大量積壓,江西國光公司及時派車到自己基地逐戶上門收購,每天收購10噸以上,有效解決了基地橘農的燃眉之急。
有利于對農產品生產進行全程監管,提高其質量和安全水平!稗r超對接”與農產品傳統流通模式的最大區別在于超市直接參與了農產品生產過程的監控和管理。超市按照食品衛生和質量安全標準提出要求,農民按照超市要求進行生產,超市和專業合作社給予技術指導,并提供統一的種子、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確保了農產品質量。麥德龍在選擇基地時,選聘第三方機構對基地的環境、工藝等方面進行評估,制定了家禽、豬肉、活魚、蔬菜和水果等各種農副產品的生產與加工質量標準體系,監督和指導基地按照標準進行生產,從而有效地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有利于促進農民增收,擴大農村消費。發展“農超對接”有助于增加農民在農產品生產、農業專業合作社、農產品運輸倉儲等環節的就業。家樂福在全國發展的農產品基地項目帶動4000農戶,山東家家悅帶動了6萬多農戶。農產品銷售好了,農民就業機會多了,農民的收入也就增加了。農民收入增加了,才能為擴大農村消費提供堅實的基礎。家樂福湖北公司從農民手中直采的蜜橘收購價,每斤提高了0.3元;山東家家悅發展的玉米(資訊,行情)直采基地,平均每畝為農民增收750元。
有利于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讓利于農民和消費者。由于物流設施長期落后,我國農產品交易時間長、成本高、損耗大、效率低。發展“農超對接”,能夠有效減少流通環節,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讓利于農民和消費者。同時,還能夠促進社會物流,特別是第三方物流,包括冷鏈物流的發展和綜合利用,形成包括包裝、分揀、加工、配送在內的龐大物流網絡,促進農產品流通效益的提高。家樂福在內蒙古直采的土豆收購價格比市場平均價格高出了15%,零售價格卻比市場平均價格低了15%;家家悅實施“農超對接”后,生鮮農產品損耗率降到4%。
有利于樹立農產品的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在傳統的生產方式下,不同村、不同農戶使用的種子、化肥不同,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規格也不同,很難形成品牌,賣不出價錢。在“農超對接”模式中,超市指導農民按照消費需求進行生產,不僅品種豐富,而且質量也有保證,容易形成市場自有品牌。家家悅超市在經過市場調查后,與農科所、植保站等部門合作,培育出城里人愛吃的鮮嫩、短小茼蒿。新品種雖然價格高,但符合城里人口味,市場反響非常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產品市場競爭力大大增強。
有利于降低農產品進超市的費用,形成共贏的農產品零供關系。作為農產品供應鏈中的兩個關鍵主體,零售商和農產品生產者之間建立和諧的零供關系,是幫助農民持續增收的前提。今年5月,國務院要求商務部采取切實措施,解決水產品等鮮活農產品進超市收費過高問題!稗r超對接”使雙方形成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這不僅減少了農產品進超市的收費,而且改善了零供雙方的利益關系,形成了相互支撐、共同發展的利益共同體,這是零售業創新營銷模式的有益探索,更是零售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有效方式。